信阳毛尖属于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河南省的著名特产。信阳毛尖主要产于信阳市浉河区、平桥区以及罗山县,是汉族茶农创制的。信阳毛尖具有独特的风格,包括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等特点,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功效。
在冲泡后,信阳毛尖的茶香持久,香味扑鼻,滋味香醇浓厚,回甘持久,茶汤也为清澈透亮的状态,入口清新无比,十分爽口。此外,信阳毛尖在多个评比中获得过荣誉,如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同获金质奖,1990年信阳毛尖品牌参加国家评比,取得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被誉为“绿茶之王”。
信阳毛尖属于针形特种炒青绿茶之一,以采摘茶树新叶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制作而成。其独特的炒制工艺包括“生锅”、“熟锅”、“烘焙”三个工序,用双锅变温法进行炒制,这也是符合绿茶的加工程序的。
总的来说,信阳毛尖以其独特的品质、风格以及制作工艺,成为了绿茶中的佼佼者,深受茶友们的喜爱。
信阳毛尖的历史
信阳毛尖茶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公元六七百年前,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相传在明朝时期,一个叫陈永红的农民在采摘茶叶时,意外地将未加工好的嫩芽放置在竹篮里过夜。第二天早上,他发现这些嫩芽变得焦黄色,并散发出清香扑鼻的气息。他好奇地将这些焦黄色嫩芽制成了茶叶,并取名为“焙青”。经过几代人不断改进和完善,“焙青”逐渐演变成了如今所称之为“信阳毛尖”的优质茶叶。
到了清代,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清末,受戊戌变法影响,李家寨人甘以敬与彭清阁、蔡竹贤、陈玉轩、王选青等筹集资金,先后兴建了元贞(震雷山)、宏济(车云)、裕申、广益、森森(万寿)、龙潭、广生、博厚等八大茶社,开垦茶园余亩,种茶40多万穴,茶叶生产逐渐复苏。
信阳毛尖独特风格的形成是在20世纪初期。由于“八大茶社”注重制作技术上的引进、消化与吸收,信阳毛尖加工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逐渐改进完善了毛尖的炒制工艺。在1913年,产出了品质很好的本山毛尖茶,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以其细嫩、匀整、披毛如雪的外观而著称,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多年来,信阳毛尖在多个评比中获得了荣誉,如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同获金质奖,以及在多个年份被评为绿茶综合品质的第一名。信阳毛尖不仅在中国享有盛誉,其品牌价值也在国际茶叶市场上得到了认可。
总的来说,信阳毛尖茶的历史是一部充满传奇和变革的篇章,其独特的品质和工艺使其在中国茶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