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新昌乡达塘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为0。
这一年7月,在乡党委动员下,原本在县城做生意的陈重良,返乡竞选担任这个远山小村的党支部书记。
登上桃阴山,俯瞰达塘村,陈重良目之所及,萋萋荒草地上分布着一些老屋旧房,远山半腰处一座水泥厂格外扎眼。走在村里,遇到村民,大家半不解半规劝地对他说:“宁带一个军,不领一个村。”
村中几个孩子正背诵着散文家吴伯箫所著、被写入语文教材的散文《早》,文中,鲁迅先生在三味书屋的课桌上刻下一个“早”字,告诫自己时时早、事事早。受此触动,陈重良自上任的第一天起,就带领村“两委”班子每天清晨6点准时到岗工作,要求凡事都要有“早的状态、上的劲头、好的追求”,而且逢人便打一声招呼:“早上好!”这样的做法被村民看在了眼里,有人不以为意,也有人深受触动。
桃阴山,花落荒岩底,根生乱石间。陈重良自掏腰包把这300多亩荒山包下来,修机耕道、平整土地,种下了5000多棵桃树。翌年,春桃吐蕊,万枝竞秀。观光客慕名来到桃阴山,陈重良顺势办起桃花节,一度人去声寂的达塘村,重新热闹起来,村里有了人气,村民看到了希望。3年后,桃园进入盛果期,陈重良把它捐给了村集体。
天天早起、事事争先,重振精神的达塘村焕发新生:拆除乱建、整治旱厕、收拾干净庭院,小山村一下子多了几分精致。山下的荒草地被整理出来,种上白胖胖的茭白和黄灿灿的高粱,茭白剥了壳,农家灶台炒出锅气,高粱酿成酒,取名为“早上好酒”。水泥厂被改造成工业风的山中民宿,推窗举头,月光洒满山岗,围坐一处,茭白脆嫩、满院酒香。
随达塘村一同嬗变的,还有那句“早上好”——从起初陈重良的一声问候,变成后来全村人的一股精神,如今还成为村里的一大产业:2020年,“早上好”支部书记研学基地在达塘村成立,3年时间累计吸引全国20余个省市超过10万名学员、游客前来培训、游玩,带动农民增收超过400万元。2021年,达塘村集体经济收入迈过百万元关口。
“70后”陈重良刚刚回村时,拜了一位老师:隔壁黄塘村“60后”村党支部书记廖红俊。廖红俊比陈重良早20年任村党支部书记,在反复摸索中找到了旅游兴村的路子。达塘村发展起来后,陈重良又收了一位徒弟:邻村郭塘村“80后”村党支部书记张荣,彼时他正尝试着在郭塘村发展月季产业,时常向陈重良讨经验。2022年,“60后”“70后”“80后”的三师徒联手,全面升级为达塘、黄塘、郭塘“三塘”联建。3个村从党建联建入手,同树“早上好”精神,又根据各自产业推出“景区 花海 研学”组合发展模式,村集体经济纷纷突破百万元,师徒三人也都被评为浙江省级兴村(治社)名师。
“三塘”联建大见成效,再次证明了“早上好”的“魔力”。2022年,常山县将新昌乡列为共同富裕强村富民集成改革试点,指导达塘村把“早上好”精神指标化,细化到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35个能执行、可操作的行为指标,让一声问候真正变成一部教科书。新昌乡10个村抱团开展“早上好十村联建”,建立组织共建、事务共商、项目共推、资源共享的整套机制,每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每季召开联席会,年底进行盘点述职,定期组织打擂比拼,10个村你追我赶、共同奔富。
“‘早上好十村联建’不仅调动起村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也能聚集散布在各村的资源把产业做大建强,试点乡镇的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可行的强村富民路子。”衢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常山县委书记潘晓辉说。集聚资源、共同富裕,集中体现在新昌乡的丝瓜络产业上——新昌一带适宜种植丝瓜络,但限于加工不足,一直效益不高。若引进加工企业,则至少要有1000亩的种植规模才行,而新昌乡任何一个村都没有这么多的土地资源。“早上好十村联建”启动后,10个村与结对企业共同出资成立“早上好”共富公司,由共富公司统一流转土地,各村根据闲置土地资源多寡落实不同任务量。
新昌乡距离县城最远的西源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祖庆2020年上任。西源村原有红薯干产业,虽在周边小有名气,但规模有限。“早上好”共富公司考虑到西源村土地资源不多,原本计划流转60亩地用于种植丝瓜络。汪祖庆看准了这个机会,起早贪黑地带领村干部和村民整理撂荒地,短短几天时间就流转出120亩地。10个村也仅用了一周时间就完成土地流转1280亩。加工企业落地后,每斤丝瓜络从2元增值到35元,10村共有230多名村民在加工厂就业。
2023年,新昌乡10个村实现了村集体经济100万元全覆盖,“早上好”奋斗精神引领共同富裕的做法入选浙江省共富最佳实践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