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网上传言某基金经理因为用场外期权做老鼠仓被带走了。对于这些传言没有得到官方通报之前我保持怀疑,但场外期权确实对于很多投资者而言较为神秘,我想不妨就着这个机会讲讲。
场外期权确实是可能会被用来做老鼠仓的。
如果基金经理自己掌管几十亿股票持仓,找一个市值100亿以内,流动性小一点的股票,就说拿3-5亿资金快速建仓,在合适的市场背景下,是有可能把股价快速推高百分之几十的。如果他走个私募基金通道,提前拿个1000万左右的个人资金去向券商购买该股票的个股场外期权,然后再用自己掌管的基金推高股价,确实有可能因此赚至少2000-5000万左右的回报。
对于市值一两百亿的股票,如果单靠三五个亿的资金去操纵股价涨30-50%其实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如果选择市值更小的股票,往往期权费报价也会更高,杠杆效率更低。
这里面的定价风险主要在哪呢?
对于一个做老鼠仓心态的期权买方来说,希望手里小额的资金发挥巨大的杠杆作用赚很多很多钱。
从期权定价的角度来说,场外个股期权签订的时候,期权买方为了提高杠杆倍数,即资金使用的效率,会对期权合约做出比较多的权利让步,比如到期时间比较短(短期可能股价涨不上去期权价值就归零了)、到期日之前不能主动结算行权(涨完了又跌下来了期权价值归零了)、行权价距离现价比较高(正股得涨很多期权才能开始有实际价值)。
那么在现实中,虽然这个人用自己掌管的客户资金去买入股票,但有的情况下也可能遇到市场大环境的逆风,比如突逢市场环境走弱,其他投资者集体卖出,或者重要股东出于种种意料之外的原因快速减持,等等。
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到期时候就发现正股价格不够高,之前设计的比较苛刻的期权条约,无法实现有效行权了,期权费也是可能会归零的。
另外,券商场外期权业务这几年发展的很快,但由于本质上是私下对赌合约,天生不够透明,同时由于券商是有风险持仓敞口的,确实也给证券公司带来了更大的潜在经营风险,因此前两年是监管层是通过收紧政策加强了限制的。
根据目前的监管要求,个人投资者无法再买入场外期权,通过私募产品买的话,严格的门槛是单产品至少5000万,同时产品内买个股期权的资金不能超过30%,意味着拿5000万为门槛开产品的话,里面只有1500万能真正用来高杠杆场外期权用,剩余3500万是冗余资金。
其实对于年薪一两百万的普通公募基金经理来说,这种门槛也不是想够就够得到的,恐怕还得募集别人的钱一起共谋犯罪才行,而且在当今的大数据监管环境下,恐怕也很难彻底遁形地下。
所以有人说很多基金经理都这么干,我是表示怀疑的,因为犯罪成本还挺高挺复杂的。
期权本身是一个对冲风险非常好的个性化工具,如果是在帮助客户管理资金的时候恰当使用,可以很好的达到降低客户资金风险的目标,与客户达成共赢。
但一把锋利的刀,落到了别有用心的人手里,反向使用,就成了收割韭菜的利器。
金融这个行业,无论是做贷款信托股权债券等融资,还是做股权股票债券期货这些投资,本质上都是在支配别人的钱,对于没有格局也没有下限的人来说,总能想到办法去损人利己。
这行业离钱太近了,如果没有职业道德和守法意识的话,确实与钱是负距离。
同时与手铐也是负距离。
赚这样的钱,对于格局高远的人而言,不仅面临身陷囹吾的风险,同时对于人生也代价巨大,背着这样的耻辱,出狱后也难以再得到别人的信任,而做金融这行,最重要的个人资产,就是别人对你的信任。
我自己现在开私募基金公司,平时就经常想,以后公司大了,会不会也有罔顾客户利益谋私的员工呢?
轻则向公司和客户推荐有潜在个人回扣的项目,重则直接以投资经理的身份把客户的钱投向自己老鼠仓标的里。
想来想去,没有完美的一招鲜防范方法,但三个方向是必须得做的:
1、招聘和团队塑造时重视价值观,避免引入只看钱不重职业道德的人;
2、公司制度建设中,对有核心建议和决策权的人适当分权,避免在脱离监管下独自决策;
3、努力保持公司的发展,让核心人员保持还能赚更多钱实现更大理想的盼头,淘汰职业天花板已到,早已产生懈怠的人,远离核心岗位。
金融从业者的这种代理人风险,其实不只是对于投资者而言很烦,对于金融公司老板来说也很烦,这样的声誉风险大幅损害了公司利益。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金融公司老板和投资者其实是站在一个立场上的。
猫和老鼠的游戏永远在继续,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三管齐下至少能大幅降低发生这样问题的概率吧。
希望我们都擦亮眼睛,永远不要实际遇到这样的负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