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93公斤,继续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去年国际大米价格指数涨了21%,但是我们国内大米价格才涨了1.7%,这就是支撑,做不了假的。”
“我们周边什么时候听到过你的亲戚朋友、同事同学说买不到粮食?哪个市县、哪个地方跟中央紧急调粮?都没有。”
3月5日,农业农村部部长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讲事实,列数据,举例子,直面热点话题,回应舆论关切。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多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连丰,产量屡创历史新高。但是,也有个别人质疑我国的粮食产量,比如网络上就有“中国粮食产量统计到底靠谱不靠谱”的话题。
“我们粮食产量的数字是真实可靠、完全可信的。”农业农村部部长给予了明确回应,并详细阐述道,数字是通过各地直属直管的调查组,按严密程序抽取大量样本,最后按当季实割、实收、实产的数值计算出来的;当前科技非常发达,种了多少粮、收了多少粮,只要有技术就能清清楚楚;卫星遥感等科技也能清楚反映实际情况。
其实,不只是粮食生产,粮食购销和储备也广泛运用新技术手段。在国家粮食购销和储备数字化监管平台上,全国政策性粮食承储库点、货位数量信息一目了然。据报道,借助“千里眼”,可实时监督仓房信息、储粮信息、出入库记录、粮温检测等。说到底,粮食产量是做不了假的,也不容做假。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无论粮食生产,还是粮食购销,都关乎粮食安全。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这一成绩来之不易。
谁来养活中国?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93公斤,继续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这就是强有力的回答。
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有足够的粮食产量,至关重要。正因如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粮食产量的目标是1.3万亿斤以上。一旦实现,我国粮食产量将连续十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粮食产量要保持1.3万亿斤以上,有多重要?答案再明确不过,有了这个产量,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就继续超出安全线,饭碗就端得牢。最关键的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像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吃饭问题不能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中国要靠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
“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平时产得出、供得足,极端情况下顶得上、靠得住,还需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无论良田、良种,还是良机、良法,背后都是大国“粮”策。近年来,国家提出“三稳、一扩、一提”,即稳口粮、稳玉米、稳大豆,提出“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要求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
这些年,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举措,就是要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是要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日子越过越好。此外,中央还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以及鼓励种粮大户发挥规模经营优势,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时值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春雷响,万物长,农事忙。春耕备耕正当时,不误农事不负春,大家一道努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