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蔬菜生产新装备新技术观摩交流活动在昌平举行。来自国内外近40家企业的120多种农机具现场展示,涵盖了育苗嫁接、耕整地、定植移栽、田间管理、采运、产后处理等8个蔬菜生产环节。
在小汤山国家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上百种新型农机具集中展示。这些令人大开眼界的新技术新装备,既有来自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市农业机械研究所等单位的最新成果,也有不少来自京外企业。
胡萝卜采收机器人。
在场地左侧,一款造型奇特的机器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白色的钢架上,有几个并列的三角形支架,循着支架的形状,链条带动长条状的台子不停转动,仿佛反复爬坡、降落的摩天轮。“这是用来育苗的。在台子上可以放置好苗盘,苗盘就能随之一起转动,从而获得均匀的光照。”来自北京市农业机械研究所的王国庆介绍,这样不仅能缩短育苗时间,还能有效提升育苗品质,使育出来的苗都是壮苗、优质苗。“目前这款机器在首农集团位于黑龙江的种植基地试验,效果还是不错的,接下来计划在天津开展试验。”
另一边,一款名叫“杂草打击者”的小机器,也吸引了不少关注。机器是一个小车的形状,靠四个轮子行驶,个头不大,车身是一个四四方方的白色箱子。“它的绝活在车底。”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小车是一款智能化的除草机,车底配备了摄影头并具备高精度的图片识别功能,可以将蔬菜和杂草准确地识别出来。“一旦发现了杂草,车底会发射一道激光,直击杂草的根部,通过高温灼烧的方式消灭杂草。”
对菜农来说,最头疼的就是杂草问题。要想让杂草不跟自家植物抢营养,要么喷洒除草剂,但有残留风险;要么铺地膜,但难以完全挡住,冒出来的杂草一般又会跟蔬菜本体贴近,很难人工拔出。有了这个小机器,自动除草方便快捷。“这个机器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一项在研成果,目前仍处于研发实验阶段,后续还要进一步改进。”该工作人员表示。
农机自助规划路径,为农田旋耕。
现场还有很多别出心裁的农业机器人,它们功能各异,在人工智能、北斗导航、图像识别等高新技术的加持下,智慧化程度也随之升级。比如,可自动升降的草莓种植架、人工调控温湿光的植物工厂、可原地掉头横移的打药机、没有驾驶室的旋耕机和起垄机、将胡萝卜从土中连根拔起的自动收获机……多种多样的新型农业机器人,让农事劳作变得更加快捷高效。
智能机器人为辣椒施药。
除了集中展示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活动期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和北京中科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署协议,将对外开放蔬菜无人农场群体智能联合实验室,为北京市蔬菜生产机械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农机管理处、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与9家农机装备企业共同签署了蔬菜生产机械化智能化技术装备在京先行先试意向书,促进蔬菜生产短板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和产业培育,科技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逐步建设成为全国智能农机科研创新应用高地。
没有驾驶舱的蔬菜全程无人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