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号,深圳国际发布公告称,深圳国际与苏宁易购股东方未能就商务合作条件达成最终协议,经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并通过审慎分析论证后,决定终止进行潜在收购事项,但双方将继续探索物流业务领域合作的机会。
随着深圳国际退出。5号晚些时候,苏宁易购连发多条公告,披露股份转让的最新方案,引入江苏国资和产业资本战投。
值得一提的是,这笔股权交易仍充满变数。在苏宁易购公布新的股权转让协议的当日,转让方之一的苏宁电器被函告,其持有的苏宁易购1.52%的股权被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司法冻结,冻结至2021年6月22日;还有8.59%的股权被上海金融法院司法冻结,冻结至2024年6月24日。
同日,苏宁易购还发布了上半年的业绩预告。公告显示,预计上半年亏损25亿-32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7亿元。
苏宁救的回来吗?我们不禁打一个问号。
张近东出局换来的88亿,杯水车薪
昨日晚间,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张近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苏宁控股集团,公司持股 5% 以上股东苏宁电器集团,西藏信托拟将所持公司合计数量占公司总股本 16.96% 的股份转让给新新零售基金二期。
具体而言,张近东 、苏宁控股集团、苏宁电器集团以及西藏信托分别将所持苏宁易购3.12亿股股份、1.16亿股股份、8.64亿股股份、2.86亿股股份转让给新新零售基金二期。
上述股份转让价格均为人民币5.59元/股,经计算,转让总价约为88.27亿元。此次交易完成后,苏宁易购将处于无控股股东、无实控人状态。
但88亿真的有用吗?
苏宁易购此次引入国资和产业资本,将为张近东换回88亿的“活水”,但对于苏宁的千亿债务来说,仍是杯水车薪。
根据苏宁易购年报,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苏宁易购总资产为2356.4亿元,总负债1570亿元,资产负债率66.63%,比2020年末增长了2.86个百分点。高企的负债下,苏宁易购一季度的财务费用高达10.34亿元,侵蚀上市公司利润。
此外,作为苏宁体系的发债主体,苏宁电器的债务情况也较为严峻。截至2020年底,苏宁电器总负债2925.2亿元,其中有息负债1346.2亿元。
深圳国资,心里明镜
苏宁易购此次债务危机的源头,在于在2018年发行主要用于偿还公司债务、总计100亿的7期债券密集偿付问题,以及苏宁集团决定暂不拿回恒大200亿元战略投资后连锁反应。
但是“最后一根稻草”,确是苏宁债暴跌至70元附近时,苏宁流动性“逐步枯竭”引银行以及金融机构的“恐慌”。
88亿元杯水车薪,不仅我们懂,深圳国资应该更加明白。
早在今年2月,苏宁试图引入深圳国际控股和深圳鲲鹏资本作为战略投资人,后者将以148亿元受让张近东、苏宁电器、苏宁控股等“苏宁系”出让的合计23%股权。彼时约定的转让价格为前6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九折,具体为6.92元/股。
但5日晚,深圳国际一纸通稿发布公告,宣布因与苏宁易购股东方未能就商务合作条件达成最终协议,最终决定终止潜在收购事项。
曾经谈好的148亿打了水漂,市场期待的深圳国资接盘苏宁易购的交易最终生变。原因所为者何?
毕竟,作为近年来在资本市场较为活跃的地方国资。深圳国资次次出手以,稳准肯著称,其主要青睐一些业绩前景较好的明星公司。
其最瞩目的一笔投资是深圳国资旗下的深圳地铁2017年入股头部房企万科;
2018年底,深圳国资旗下的深圳投控入主了供应链平台的怡亚通;
去年11月,华为剥离荣耀时,深圳国资旗下的平台鲲鹏资本入股了新荣耀。
苏宁未来发展前景如何,深圳国资心里像明镜一样。
江苏国资,耐人寻味
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商人一定会明白的事情。
其实,张近东早在今年5月就已对“拯救苏宁”实施了b计划。今年5月初,苏宁就与江苏国资成立新零售发展基金,后者由江苏省与南京市国资、苏宁、社会资本共同出资,总规模200亿元。
6月2日晚间,苏宁易购公告称,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将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受让苏宁电器集团持有的苏宁易购5.59%的股权,交易对价为每股6.12元,交易总价款为31.824亿元。这笔资金指定用于为苏宁电器集团提供流动性支持。
公开信息显示,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成立于2021年5月28日,注册资本为350001万元,股东为江苏省国信集团、江苏交通控股、江苏省农垦集团、江苏高投资产管理公司,执行事务合伙人为江苏高投资产管理公司,均为江苏省政府旗下公司。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江苏国资近32亿的驰援其实质是一笔借款。根据公告,张近东与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签署了回购协议,协议要求张近东应于2022年4月1日前向江苏新零售基金回购其转让的5.59%的股权,对此张近东要为32亿驰援资金额外支付年化单利3.85%的利息。同时,张近东还以其持有的苏宁易购10亿股作为回购担保。
这意味着,江苏国资背景的新零售基金接盘苏宁,实质为“明股实债”,即表面是受让上市公司股权,实际是为苏宁提供32亿的纾困资金。
未来苏宁,牵线木偶?
这笔曾经高度牵动市场神经的潜在收购交易事项,终于以深圳国资主动弃权的结果落下大幕。
新新零售基金二期将获得苏宁易购16.96%股权,以支持苏宁易购应对流动性问题、稳定企业融资环境、促进企业稳定经营、持续发展。
江苏省、南京市国资角色更在于进一步增强苏宁易购的流动性,将充分发挥联合授信机制的积极效应,为苏宁易购提供紧急授信,并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及时、足额恢复授信至正常经营时的合理水平。
而阿里巴巴及海尔、美的、tcl、小米等产业投资人主要将与与苏宁易购落实业务发展,在用户、技术、服务、供应链、仓储物流等领域持续深化合作。
看上去一团和气,但仔细看却发现了门道:股东结构耐人寻味。
阿里就苏宁本就是一直以来呼声最高的选项。阿里与苏宁自2016年开始深度绑定。双方还达成了在电商、物流方面的业务合作。阿里不仅为苏宁带来业务支持,持有的阿里股票更是一度挽救了苏宁业绩。这次站苏宁并不意外。
就看海尔、美的、tcl、小米这样的企业,他们本来就与苏宁有合作。2019年,苏宁易购曾出资15亿增资tcl实业控股。除了“念及旧情”,本质或许因未结货款,而进行债转股投资。反正目前欠款是要不回来了,何不顺水推舟直接债券转股权也未尝可知。
那么未来苏宁将会面对诸多难题:
苏宁是否会沦落为几个大品牌的专属渠道?产业公司入股苏宁后,也对苏宁的议价权产生一定影响,届时苏宁所定位的“零售服务商”是否能持续?而从苏宁发展来看,苏宁战略发展路径将如何进行?
一旦这些问题无法妥善解决,“零售服务商”的地位将如何实现也值得商榷了。
在苏宁主业增长乏力的几年间,中国电商零售格局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拼多多崛起成为必然,京东3c市场地位不可撼动,黄光裕的“真快乐”也准备好了“绝地反击”。反观苏宁,2012年之后,苏宁主营毛利率就不再增长。
失去苏宁易购这张“苏宁系”的核心牌后,强敌环伺的零售下半场,苏宁真的行吗?